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10-15
去卵巢至骨质疏松模型是通过手术移除实验动物(通常是大鼠或小鼠)的卵巢来模拟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过程。这种模型因其能够较好地反映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于骨质疏松症的基础和药物研究。模型建立的原理: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人体骨代谢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成骨细胞的作用是调节骨组织的形成,而破骨细胞的作用是溶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参与骨的成长和改建。若其中一类细胞过度活跃都会引起疾病,如成骨细胞过于活跃就会发生骨质增生,而破骨细胞过度活跃就会引起骨质疏松。小鼠双侧...
10-15
肿瘤的恶性转化和进展伴随着多种代谢途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一些关键的酶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如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或IDH2,在胶质母细胞瘤和某些类型的白血病中常见,导致2-羟基戊二酸(2HG)的积累,从而促进肿瘤生长。其次,一些致癌蛋白或抑癌因子的遗传或表观遗传改变也直接影响代谢途径,例如KRAS的激活突变和肿瘤蛋白p53(TP53)的失活已证实会影响代谢。第三,癌细胞能够根据肿瘤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代谢,如在缺氧条件下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
10-12
项目背景:主动脉弓缩窄模型(transverseaorticconstriction,TAC)最早由Rockman等于1991年正式建立,是慢性心室肥大zui常用的疾病模型,用于模拟高血压或室内压增高而引起的肥厚性心肌病、心衰。TAC术后,主动脉弓部定量的缩窄引起主动脉血流受阻,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诱发了左心室的心室肥厚,早期以向心性肥厚为主,心功能可有效代偿,随着时间的延续,进行性发展为心腔的扩张,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根据动物品系、基因型和手术缩窄程度的不同,心室肥厚和心衰...
9-29
大家好,国自然已经放榜,相信大家都都收到自己的评审意见了,小编看了十几分评审意见之后,发现很多评审意见都提到了预实验的不足的问题,而且集中在面上项目中。图1在这些评审意见中,预实验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部分申请者在预实验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上缺乏严谨性。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有些简略,没有充分考虑实验条件和变量控制,导致结果的可信度不高。第二,预实验的规模和重复性也是评审专家关注的焦点。有的申请者仅进行了少量的预实验,缺乏足够的重复性来验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部分专家建议,申...
9-29
肾纤维化作为慢性肾衰竭进展的终末归途之一,其发生及发展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nilateralureteralobstruction,UUO),是常见的构建肾纤维化的模型。UUO在短期内就可构建出良好的肾小管和肾间质的纤维化症状,通常为7-14d,具有重复率高、损伤小、死亡率低等优点。1.麻醉6-8周龄的C57BL/6小鼠。2.腹部剃毛备皮。3.打开腹腔,拨开肠管,确定右侧输尿管。4.在UUO模型中,在右输尿管的两个点结扎,并在它们之间切开。5.在U...
9-25
项目背景:微泵皮下植入提供了动物慢性定量给药的简单方法,能够确保连续不断得暴露在预定水平的测试药物下,解决了夜间给药的不便困扰,减少了对实验动物的操作和应激影响,足够小到可以应用到小鼠。在全球各地八千项生命科学实验研究中,微泵皮下植入已运用到上百种药剂,包括蛋白质,多肽,生长因子,干扰RNA(RNAi),抗生素,化疗药,激素,类固醇及其它短效期的化合物。特别在心血管疾病中,通过AngII微泵皮下植入持续给药还可以建立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心肌肥厚、主动脉夹层和心脏纤维...
9-25
动物核磁共振是一种先进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特别是在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动物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信号并输入计算机,经过计算机处理转换后在屏幕上显示图像。这一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或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不会对动物实验造成潜在的伤害。以下是对动物核磁共振方法的具体介绍:1、设备准备仪器组成: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MRI采集线圈、生理监护系统、呼吸麻醉机等关键组件...